博客 (Page 31)

当代英美青年作家谁最值得注意?

我们在国内读到的英美文学作品,作者大多是那些早已在文坛树立起地位的名家,或者是那些作品比较畅销、容易流行的作者,当然也包括一些获过大奖的新人。其实在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刚刚崭露头角、尚未出名的当代作者,他们和我们活在一个时代,作品更新颖、更有时代感。我自己一直想找一些尚未被人注意的、作品带劲儿的当代英美... ❯❯❯

文学会馆

我居住的这个小区的斜对面,隔着一条窄窄的巨鹿路,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作协的隔壁,是一座风格典雅的欧式老建筑,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文学会馆”。文学会馆是一间咖啡馆,由上海作协经营。文学会馆的门脸与众不同,门口的屏风上张贴着一张一米多高的黑白照片,那是一张多人合影,可以想象,照片上的人物是上海滩旧时的的... ❯❯❯

我的油画习作

这两天又没写什么东西(天冷?),继续贴图凑数吧(其实也没人逼着我老更新)。 下面这几幅油画是我在 2005 年画的(还有一些别的,不如这几张看着顺眼)。当时我住在美国加州(具体说是一个人称“硅谷”的地方,到处是电脑公司,公寓旁边就有一个叫做 Apple 的民办企业(据说现在连手机都做了)),工作之... ❯❯❯

悬念保鲜术

两年前读《达芬奇密码》,看了前几页就不忍把书放下,因为这个故事一个悬念接着另一个悬念,十分吸引人。可是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谜底一个个被揭开(其中很多解释差强人意),我开始感觉阅读的乐趣在逐渐消褪。读到结尾,所有疑惑都搞明白了,反倒觉得没什么意思,顿生空虚感。 更多年以前我住在加州的时候,家里的闭路... ❯❯❯

《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虚拟书评)

(作者注:所谓“虚拟书评”是一种文字游戏,即为一本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书评。) 假如一位曲艺圈儿的名人写一本书来检讨相声是如何失去观众的,大家会认为这是相声界的自我反省,但如果一个圈外人士长篇累牍地列举当今相声的种种不是,人们可能会觉得此人有挑衅之嫌。《笑不出来:相声的没落》这本书的作者有着恰恰... ❯❯❯

上海•照片(二)

最近没什么写博客的冲动,继续贴照片。顺便说一句,在摄影方面我是个傻帽,至今没搞懂光圈和快门的之间的关系,从来只用相机的自动挡。摄影器材配置方面也比较简陋,拿这张作品来说,摄影工具的牌子倒还比较硬——NOKIA N70,手机里的名牌!我在摄影艺术创作方面的追求是:用最次的设备、最傻瓜的方式拍出最牛逼的... ❯❯❯

上海•照片(一)

... ❯❯❯

人民需要好翻译吗?

据我个人观察,我国人民对外文翻译的质量问题普遍持没心没肺的宽容态度。举例为证:街边儿卖盗版外国电影DVD的小摊儿——经常看见顾客小心翼翼地问卖主“是碟版的吗?清楚吗?”,没见过哪位问摊主:“这片子的中文翻译质量过得去吗?”只听说过有人因为碟片画面不清晰回来退货的,没听说过谁因为字幕翻译得太差找卖主算... ❯❯❯

听斯蒂芬•金老师谈写作

(发表于《南风都市报•阅读周刊》) 每次去国外旅行,我都喜欢逛机场里的书报摊,这些地方出售的都是畅销书,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一本谈论文学创作的著作——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谈写作》(On Writing)除外。我在很多机场看到这本书和作者的其它畅销书一起摆在书架上。我一直有个怀疑:... ❯❯❯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法国

(发表于08年1月1日出版的《新周刊》) 美国人对法国的迷恋好像由来已久。海明威远渡重洋跑到巴黎的小咖啡馆里写小说;彼得・梅尔在广告界赚够了钱就躲到普罗旺斯的乡下隐居;纽约的“时尚女魔头”最显风光的时刻是在巴黎的时尚派对上;一部描写某个美国“欲望都市”的电视剧也要拉到香榭丽舍大街去拍大结局。在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