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安的人感到安慰,让安逸的人感到不安

最近翻看一本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随笔集《Changing My Mind》,其中有一篇写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长文,文中引用了一整段华莱士的访谈记录,读了这段文字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把它翻译出来和读者分享。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不幸于2008年自杀身亡)。虽然我家的书架很小,华莱士的书我却几乎收全了。但并没有通读——此人的文风很怪,有些东西读不进去。但就是喜欢。

我以前在博客里引用过一句华莱士谈小说的话,他说:“Fiction's about what it is to be a fucking human being.”(“小说的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身为人这种动物,到底是他妈的一种什么滋味儿。”)这次翻译的这段更长一些(访谈的全文链接在此),以下是我的译文:

有一位我很喜欢的老师曾经说过:好的小说,它们的任务就是让不安的人感到安慰,让安逸的人感到不安。我想,严肃小说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读者——那些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被孤独地放逐在自己的脑壳里的人——提供一种能够接近其它自我的想像通道。作为人类的一员,忍受痛苦折磨是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无法逃脱的一项内容,所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体验痛苦,当然,那是一种可以感同身受、作为替代经验的“具有普遍性”的痛苦。在真实世界里我们永远都是独自受苦,我们无法真正彻头彻尾地体验他人的痛苦。但是,假如我们读了一篇小说,而这篇小说让我们对书中虚构人物的痛苦产生了某种共鸣,那么,这种经验可能会坚固我们的信念:别人也会对我的痛苦产生共鸣。这种体验具有滋养和救赎的效果,我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因此而减轻。道理可能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电视节目、热卖的电影、还有大部分的“低级”艺术——“低级”指的是那些首要目的是为了赚钱的东西——它们让人感觉更容易接受,这背后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它们的制造者清楚地意识到观众更愿意接受一部提供 100% 愉悦感受的作品,而不是一部 49% 的愉悦附加 51% 痛苦的作品。然而“严肃”的艺术作品——那些首要目的并不是想从你身上捞钱的东西——它们倾向于让你感觉不安,或者逼迫你通过付出一定的努力来感受到愉悦,这和生活本身是一致的:快乐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辛苦劳作和忍受种种不便的副产品。所以,普通读者,尤其是从小到大一直习惯于观赏那些接受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提供 100% 愉悦的作品的年轻读者,让他们阅读和欣赏严肃小说,他们会感觉非常吃力。这种状况很糟。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当下的读者很“蠢”,而是因为电视和商业文化已经把人们训练得懒惰而且幼稚,以至于降低了对于艺术作品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当代读者充分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智力来接受你的作品,这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

评论: 12

1.
鸣侠
2012-01-16 07:13
不是当代读者的想象力和智力接受你的作品有困难......而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会有懂你的和不懂你的.....最好是搜索懂你的一起来探讨前行......也就足矣......
2.
hamtalk
2012-01-16 10:32
翻译这段看了原文,说得真好,看了一遍又一遍
3.
setarkos
2012-01-16 13:28
看标题没有明白,看内容明白了,是一条简单又好用的评判标准。
4.
Stanley
2012-01-16 15:53
国内似乎没有出过他的译本
5.
夏至冬至
2012-01-16 18:19
前段儿时间读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也有此感触。
6.
prada
2012-01-18 09:55
让人产生共鸣的小说都是被大家认可的
7.
冰岛巫妞的猫咪
2012-01-24 14:11
看这么久你的博客 第一次来留个言 因为在上的美国文学也在读华莱士 打开你博客发现你写了 很巧 并且读的纠结 呵呵
8.
冰岛巫妞的猫咪
2012-01-25 04:40
刚刚上完课 讲a supposedly fun thing I ll never do again 我们的professor用了大量作者在这次interview里说的话 关于the end of fiction和high and low arts 恩恩 你是我唯一一个长期定期看的书评博客 那天正在读他的书累了来看你的博客 发现你也写到了Wallace
9.
baobab
2012-01-29 22:54
好喜欢的一段话
10.
鱼果爱
2012-01-31 10:25
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我为何喜欢读小说的原因了。
11.
xiaofeisi
2012-03-18 22:50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很喜欢纯真博物馆的原因啊!!
12.
死在午后
2012-04-23 18:38
非常喜欢这段翻译,当然,更喜欢华莱士的这段话,说出了很久以来我的感觉(尤其是微薄泛滥以后)。没经过您的同意把这段译文转载到了我的豆瓣,请谅解。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