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次,再贴几张大字。这几张还是春节期间在北京写的,不过这次稍微更认真了点儿,上了宣纸,还提了款儿、盖了戳儿(不好意思,打了马赛克以保护作者隐私,嘿嘿)。... ❯❯❯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曾获多项文学奖。她的作品混杂魔幻写实、歌德式、科幻、女性主义等风格。短篇小说集《血窟》(The Bloody Chamber and Other Stories)是安吉拉‧卡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本小说集具... ❯❯❯
香港不但有书店,还有诗歌朗诵。 3月15日傍晚,去中环域多利皇后街三联书店楼上的创Book Café,听一场诗歌朗诵+诗歌讨论会。台上的诗人包括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唐晓渡、骆英、郑单衣,评论家有李陀、黄子平、汪晖、叶辉。 前半部分是诗歌朗诵,诗人们轮番走到麦克风前朗诵自己的诗。由北岛开始。 ... ❯❯❯
现在我坐在尖沙咀的酒店里写这篇博客。已经是第三次来香港。和前两次不同,这次花了不少时间逛香港的书店。出发之前,得到上海的btr同学和豆瓣网上香港网友的指点,对香港的几个有名的购书去处有些大致了解。来港之后,从牛仔裤口袋里掏出小纸条,按照上面的抄好的地址一路寻觅过去。 第一天逛了“海港城”的英文书店... ❯❯❯
“玩世现实主义”(Cynical Realism),作为一种以绘画为主的中国当代美术潮流,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1年画家方力钧、刘炜在一次展览上推出了被称之为“玩世现实主义”的首批作品,作品中所呈现的无聊情绪和“一点正经都没有”的“泼皮幽默”敏感地把握了当时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处世方式。1992年... ❯❯❯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是一位颇受推崇的美国小说家,据说对八十年代短篇小说在美国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卡佛以短篇小说著称,其写作风格常被称为“简约主义”。卡佛在美国文学界享有重要地位,在国内也有很多粉丝,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得到普遍认可的卡佛小说中译本在国内出版。 ... ❯❯❯
《我与兰登书屋》 我本人对出版界所知甚少,更没听说过贝内特•瑟夫这个人,若非朋友所赠,我是不会主动去读这本名叫《我与兰登书屋》的书的——一个书商的回忆录有什么好看的?估计是写给那些学者和书虫的吧。可是当我翻开这本书,读了十几页以后,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就变了。原来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 ❯❯❯
回国后有个现象我一直觉得挺奇怪:不论北京还是上海,最好的介绍当地文化娱乐的杂志好像都是面向老外的英文杂志:《That’s Beijing》、《That’s Shanghai》、《City Weekend》、《Time Out》,等等。这两年以来这些英文杂志成了我了解北京和上海文化活动和吃喝玩乐的重要... ❯❯❯
(作者注:梦是对现实的虚拟,“虚拟白日梦”是对梦的虚拟。) 我梦见宇宙的中心是一座巨大无比的KTV。这座宏伟的建筑由不计其数的六角形包间组成,中间有巨大的天井,回廊的护栏低矮,从任何一个六角形包间都可以看到上层和下层,视野如此宏伟,仿佛没有尽头。 我梦见上帝的雇员——天使们,他们分散在一个个小... ❯❯❯
约翰•契弗 (John Cheever,1912-1982)是一位著名的当代美国小说家。我最近在卓越亚马逊网站上订购了一本英文原版的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今天一时兴起,翻译了其中可能是最短的一篇小说《Reunion》,作为英文翻译的练习。翻译... ❯❯❯
【点评:春节期间和黄集伟老师、冯唐同学吃饭,席间黄老师说:“写博客的没有私生活。”】 2月21日,晚6点。我准备去建国西路游泳。站在陕西南路和延安中路路口等出租车。半天没有一辆空车。【点评:在上海打的比北京难N倍。】一位维持交通秩序的大叔吹着刺耳的哨子态度坚决地把我轰到人行道上。【点评:上海路口的... ❯❯❯
(注:下文来自我在豆瓣网上贴的几段讨论。一个破事儿写了这么多字儿,自己读着都觉得累,呵呵。看看什么叫知识分子式的较真儿吧。) 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著名短篇小说《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有几个不同版本的... ❯❯❯
我决定让时光倒转,回到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八十年代,重温那些已经褪色的记忆,抚摸它们,然后再把它们记录下来。 音乐,在 1980 年代的记忆里分外清晰。 深夜。月光透过窗帘渗入已经熄了灯的房间。夜空中偶尔传来匆匆而过的火车的汽笛声。我是一个初中生,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我的枕边躺着一架砖头大小的晶体管... ❯❯❯
今晚路过巨鹿路的渡口书店,进去翻书。见店内陈列了一些民国时期《申报》的复印件,大部分是 1937 年的,上面的新闻涉及“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南京大屠杀”,等等。 我发现其中很多期《申报》上都能看到“美丽牌”和“小金鼠牌”香烟的广告,画面大多是口衔香烟的旗袍女郎。随着时局的日趋恶化,广告内... ❯❯❯
(作者注:所谓“虚拟书评”是一种文字游戏,即为一本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书评。) 伴随 2006 年美国小说家麦特•埃里克森(Matt Erickson )的病逝,当今在世的著名遁世隐居作家就仅剩 J.D.塞林格一位了。自 1973 年麦特•埃里克森停止写作、隐居乡野以来,出版界每年仍然不断推出对... ❯❯❯
近日于北京家中过年,从角落处翻出N年前购进之笔墨纸砚一套。拂去尘土,酝酿感情,草得大字几张,笔法不佳,章法不妙,贴于此处,聊博猪君一笑尔。... ❯❯❯
刚看完2008年央视春晚,发现百度已经往本人博客上送过来几十个搜索“春晚评论”的点击,全都指向我一年前写的那篇评论07年春晚的帖子。本来不想每年聊春晚了(人更应该把精力投放到那些让人愉快的事物上去),可是鉴于搜索引擎对我这个破博客的重视,那就再评论一把春晚吧。 ——没亮点。连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都... ❯❯❯
写下这个题目后,发现是一句初级绕口令——请快速重复朗读十遍:书评杂志书城评虚拟书评、书评杂志书城评虚拟书评…… 《书城》是一本我很喜欢的读书杂志,今年(2008)第二期刊登了三篇我写的“虚拟书评”:《暴发户的自我修养》、《麦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录》和《烂小说精读》。如果说“虚拟书评”是一种文字游戏... ❯❯❯
(作者注:所谓“虚拟书评”是一种文字游戏,即为一本并不存在的、虚拟的书撰写书评。) 伍迪 •艾伦在他的喜剧片《业余小偷》(Small Time Crooks)中讲述了一对靠卖饼干一夜暴富的纽约蓝领夫妇,有钱后急于打入上流社会,却因品味粗俗被拒之门外,于是不甘失败的妻子聘请了一位谈吐高雅的英国艺术品拍... ❯❯❯
刚看完电影《长江七号》,随便写个影评搁这儿吧(其实也算不上影评,杂感最多是)。 《长江七号》呢,我感觉是个特“和谐社会”的片子。都说是科幻片,其实你说它是儿童片也挺合适。星爷不是主角,主角是一个由小女孩扮演的小男孩(我挺喜欢这孩子演的这孩子)。所谓“星女郎”也不是主角,完全可有可无那么一角儿,长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