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妮弗·伊根的 Twitter 小说

(刊于2012年7月11日“纽约时报中文网”)

《纽约客》登小说是平常事,几乎每期都有,但最近有一篇却有些特别。这篇小说名叫《黑盒子》(Black Box),作者是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特别之处在于:读者最先读到这篇小说不是在《纽约客》杂志上,也不是在杂志的网站上,这篇小说通过在 Twitter(美国的“微博”)上连载的方式首发,每条微博相当于小说的一段,每晚定时一条一条地发,分十天连载完。

在微博上连载小说,这事儿我根本不看好。首先,阅读小说需要有连续性,你的内容一段一段地往外蹦,我坐在电脑前一条一条地读,不仅读着吃力,而且段落之间的文气衔接会被生硬地打断;更要命的是,因为微博上的帖子都是按由新到旧的顺序排列,在微博上看小说你就不得不经常从下往上倒着读,十分别扭;除此之外,一个微博用户可能同时关注成百甚至上千个微博账号,于是小说在连载过程中难免被强行插入他人毫不相关甚至无聊透顶的微博,即使你的文字再精彩,也可能被“插”得满目疮痍。

虽然并不看好小说在 Twitter 上的命运,但我对这篇名叫《黑盒子》的 Twitter 小说却很感兴趣。它的作者詹妮弗·伊根是一位我从两年前就开始关注的作家。当时读到一本名叫《恶棍来访》(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中译本已出)的英文长篇小说,感觉眼前一亮,十分对胃口。这部小说分十三个章节,每一章几乎都可以作为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来读,每一章讲一个不同的故事,有一个不同的主人公。值得赞叹的是,伊根在这部小说里使用了几种完全不同的叙事手法,变换了多种味道迥异的文字风格。这本书里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还有不太常见的第二人称叙事;语言风格上有不露声色的冷叙事,有细腻敏感的抒情式叙事,有戏谑调侃的口语式叙事,有模仿采访报道的新闻体叙事,最不同寻常的是:这部小说的第十二章没有任何叙事段落,而是由几十张PPT幻灯片组成。《恶棍来访》是我在 2010 年读到的最好看的英文小说。此书后来接二连三地获奖,包括 2010 年的“全美书评人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和201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一位写过 PPT 小说的作家现在来写 Twitter 小说——这倒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我读完了《黑盒子》的全文(《纽约客》在完成 Twitter 连载后将这篇小说按传统方式刊登在六月份的第一期上,我读的是这个版本),感觉相当喜欢。

《黑盒子》是一篇科幻和间谍小说的混合体,在情节上走的也是通俗小说的路子:一名美国女子(在《恶棍来访》中出现过的一个人物)被国家安全部门训练成间谍,体内被植入多种高端电子间谍设备,然后去往地中海一带通过施展美人计的方式窃取恐怖分子的机密情报。这样一个故事是很难写成“纯文学”小说的,然而伊根却做到了这一点。她的武器:叙事语言。

对我来讲,《黑盒子》的阅读乐趣几乎全部来自于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既然要写一篇 Twitter 小说,作者除了必须把每个段落都控制在 140 个字以内(伊根写作时用了一个每页印有八个方框的笔记本,在每个方框里填写一个段落),她还需要解决段落之间的文气衔接问题。要知道,Twitter 的140字,从叙事容量上来讲,远远少于中文的 140 字,这就使伊根的成就更加突出。在这篇小说里,伊根把一段一段的叙事文字转换成一条一条的间谍训练指令以及主人公的观察、反思记录,于是每一段(条)都相对完整,几乎可以独立成篇——这种方式和微博文风颇为吻合,甚至能用来描写人物对话。下文是小说女主人公在海滩上施展美人计的段落(笔者译):

如果你事先知道某人性格残暴无情,你会从一些细微平常的地方看出他的残暴无情——比如他游泳时手臂击打水花的姿势。

“你好吗?”你的指定目标在跟随你进入波浪汹涌的海水之后抛出的这句话很可能暴露出某种怀疑,但也可能什么也没有。

你的回答——“我在游泳呢。”很可能被理解为暗藏某种讥讽,但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我们一起游到那块礁石那边,好不好?”是一个问题,但也可能并非一个问题。

“一口气游过去?”如果讲得得体到位,这句话会让对方看到你性格里天真率直的一面。

“那边比这里更隐秘。”这个回答可能让人顿生不详的预感。

伊根在《恶棍来访》里已经显示出对多种语言风格的灵活掌控,而《黑盒子》则让人感觉这位作者还有更多尚未得以展示的才能和潜质。这篇小说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充满音乐韵律,读起来有一种新奇迥异的效果,让人想起实验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甚至还有邪典作家查克·帕拉纽克(Chuck Palahniuk)的影子。

也许在 Twitter 上连载小说这种尝试最后会以失败告终,但在我看来,詹妮弗·伊根在《黑盒子》里的语言实验应该算是一个成功。读小说的方式大概还是越传统越好,但写小说,却是可以放开胆子玩儿各种花样的。

评论: 1

1.
黑小黑白小白
2012-07-25 17:54
这种写作太容易陷入形式化了,现代主义的崛起与其说是创作技巧的革新,不如说是世界观的革新带动了技巧的革新,但微博、PPT等融合了电子传媒的小说如果没有新的哲学底蕴,是否真的具有生命力还很难说。尤其是电子手段又更新太快,还不等发展出成熟的创作技巧,可能已经被淘汰了

【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