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1月8日16:45:我和我老婆带着四只沉甸甸的旅行箱站在上海火车站的广场上。我们要离开上海,搬家去香港。还有三十多只纸箱,暂时寄放在上海的亲戚家里,等过些天在香港找好房后再托运过去。那些箱子共重大约500公斤,其中有15只装书,重约250公斤。随身带的旅行箱里塞着我的美国绿卡、北京暂住证和上... ❯❯❯
(刊于《书城》2009年第11期) 应该如何来形容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的长篇小说《2666》呢?也许可以这样说:《2666》是一本极有分量的书。这本书的英文精装版(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厚达898页,托在手中像捧着一块... ❯❯❯
1)刘震云可能是我亲眼见过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共见过两次。第一次是上大一的时候,我跑到北外听了一个讲座,好像名叫“中德乡土文学研讨会”。会议的形式是由中德两国作家轮流朗诵自己的作品。但刘震云拒绝亲自朗诵,给出的借口是中国作家没有朗诵自己作品的传统。代替他朗诵的是一位话剧演员。刘震云坐在旁边,一边听一边... ❯❯❯
搬家在即,柜子里还有数张宣纸,决定走前糟蹋完。于是又写了几张毛笔字,贴出来凑个数。 这张是大字,一米多长。用Photoshop调了调,整出了点儿文物古迹的视觉效果,呵呵。 这张是小字,笔力很弱,好像还写错了几个字。原件比一张A4纸稍大。黄颜色的背景是用Photoshop加上去的。... ❯❯❯
读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的《小说原理》(How Fiction Works)一书,发现伍德长篇累牍地大肆称赞一种叫做“自由间接文体” (Free Indirect Style )的叙事技巧。于是决定把这玩意儿搞搞清楚。 戴维•洛奇(David Lodge)在《小说的艺术》(The... ❯❯❯
和上海最拥挤的街道南京东路仅隔着两条马路,是一条低调而略显落寞的福州路。此地没有南京路步行街上那些摩肩接踵的游客,也没有南京西路上那些快步行走的公司白领,这条街道,它既不时髦气派,也不优雅别致,简单说,它普普通通,没什么特色。但我经常愿意花一个下午(甚至连带一个晚上)在这条街上游荡,因为这里汇聚着为... ❯❯❯
我去年十月份做的“读写人” 网站(duxieren.com)到今天(10月9日)刚好一岁(题图为我前一阵子花二十块钱印的一盒带有“读写人”LOGO的名片)。 当初做这个“读写人”有一半儿原因是为了方便自己找网上的书评资料,还有一半儿动力来自于一种职业程序员经常能体会到的生理状态——专业名词叫“手痒”... ❯❯❯
喜迎国庆,写毛笔字一张。所书乃郭沫若先生手札一幅。原文如下: 比目鱼同志: 小诗一首,与你共勉:和煦的阳光,蔚蓝的海洋/一条比目鱼,乘风破浪/海就是祖国,阳光就是党/指引方向的,是毛泽东思想/奋勇前进,不畏阻挡/去开创工农兵文艺新气象! 十月一日 郭沫若... ❯❯❯
见过着急的,没见过这么着急的。二十一世纪这才过了几年,就有人出来张罗评选“新千年最佳小说”(Best Fictions of the Millennium)了。主办者是一家英文的文学网站——TheMillions.com。评选结果最近已公布(原文在此),分为专家评选结果和读者投票结果两个名单,现转帖... ❯❯❯
又到诺贝尔奖的季节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将在10月份公布。 国际赌博公司Ladbrokes每年都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赌博的内容之一,而且每次都提供一份有望得奖的作家名单和得奖的可能性。下面是该公司刚刚公布的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名单及赔率: Amos Oz 4/1 Assia... ❯❯❯
这个博客里经常提到一些书,但其中很多是外版书,所以文章帖出来的时候很多读者都无法搞到这些书。可是,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其实很多好书最终还是能够在我们周围出现的。最近就有几本这里以前提到过的书的中文版陆续出版了。 查克•帕拉纽克的《搏击俱乐部》 去年下半年我有两篇文章提到过这本书,一篇是写查克•帕拉纽... ❯❯❯
《上海文化》是今年年初改版的一本“立足当代的文学批评杂志”,主编吴亮,杂志社位于巨鹿路675号的上海作协大院儿。 两个多月以前的一个下午,我应邀去这家杂志的办公室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那次座谈会让我首次光明正大地走进上海作协极有味道的小洋楼(在此之前虽然我隔着一条巨鹿路在作协斜对面的小区里住过半年... ❯❯❯
我看过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导演的几乎所有电影。细数起来大致情况如下: 1996年左右在亚特兰大的学生公寓里看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的录像带,1997年左右在圣•路易斯的一间小破公寓里看的《落水狗》(Reservoir Dogs)的录像带,同年在圣•... ❯❯❯
今年夏天,我花15天时间读完了一本近900页厚的大部头英文小说——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的《2666》。几乎没什么疑问,这本书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看的一本小说。过些时间会写一篇正式的书评,此处仅记录一些读后杂感。 在《石板书》(Slate)杂志的网站上读到一篇关于《2666》... ❯❯❯
今晚无聊,翻阅一本朋友所赠的杂志,在其中一篇郭敬明老师的小说《小时代2.0之虚铜时代》中,读到下面这段描写: “南京西路像是一条发光的河,无数拥有闪光鳞片的游鱼,游动在深深的河水之下。这条光河横贯整个上海最顶级的静安区域,把一切冲刷出金粉味道的奢靡。” 眼下我在北京,读罢这段文字,我不禁想要赶快回到... ❯❯❯
最近读完了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的长篇小说《2666》(英文版)。我发现人们说这位作家后现代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在《荒野侦探》的结尾,波拉尼奥给出了一组画谜;而在《2666》里,作者专门用一个大段落罗列了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雷人句子。这些句子好像都来自法国小说,至于它们是... ❯❯❯
(刊于09年8月9日《上海书评》) 1992年,一位住在西班牙的智利作家得知自己的肝病已经日趋恶化。考虑到所剩时日不多,这位已经四十岁但仍然默默无闻、一直以写诗为主的作家决定开始集中精力写小说,希望出版小说挣的钱能够改善经济拮据的家庭状况,并给孩子留下一笔遗产。于是他把自己关在巴塞罗那附近的一间... ❯❯❯
最近听到一些风声,说网站一定要ICP备案,否则有被停掉的危险(注意:这里说的是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如wangxiaofeng.net、hecaitou.net等等)。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有些中文网站是放在国外的服务器上的(比如鄙人的网站)。那么,这样的网站是否需要备案,又如何备案呢? ... ❯❯❯